中国(徐州)大气环境保护高峰对话暨大气污染防治共同宣言发布会,于6月14日在江苏省徐州市召开。会议由徐州市人民政府与中华环保联合会主办,徐州市泉山区人民政府、徐州市环保局、中华环保联合会大气环境协同发展中心、中科明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承办。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环保联合会名誉主席顾秀莲,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巡视员卫宏,江苏省环保厅副厅长蒋巍,徐州市委书记张国华,徐州市人民政府市长周铁根芒果体育手机APP下载,中国矿业大学校长葛世荣,美国工程院院士、明尼苏达大学大气颗粒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原国际气溶胶学会主席裴有康,日本光触媒产业技术协会会长、环境材料化学研究组组长垰田博史,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环保部机动车排污管理中心主任鲍晓峰等领导、国内外专家学者以及中节能咨询有限公司、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中青国能集团、徐工集团、聚能控股集团、飞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中国环境基金等大气环保领域的企业代表共约100余人参会。
与会领导、专家、学者与企业代表围绕大气污染防治领域的国际合作、技术转化、大气环保示范城市及产业化基地建设等内容开展广泛深入的合作交流对话。
徐州市人民政府与中华环保联合会、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环境科学院、美国工程院裴有康院士及其团队、中节能咨询有限公司、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中科明天科技有限公司、中青国能集团、徐工集团、聚能控股集团、飞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中国环境基金等有关高校、科研院所、产业基金和企业,联合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共同宣言”。宣言聚焦推动大气环境污染各方协同防治、推动科学研究协同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动专业人才引进和培养、推动大气环境保护公益行动五大目标,提出“七个一”行动计划:建设一个科技研发、技术转化与产业示范基地。
徐州市将在其泉山辖区内先期规划1万平方米楼宇、5万平方米企业加速器和1000亩建设用地,发起“中华大气环境协同创新联盟”,组建公司化运作实体,打造环保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搭建一套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有关各方将合作共建“大气环境协同发展中心”、“国际大气环境研究院”、“中美大气污染物治理联合实验室”、“空气污染物检验测试平台”、“烟气治理综合环保技术服务平台”、“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协同创新平台”等一系列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组建一支国际一流科学家团队。引进国际顶尖人才及其团队,联合国内有关领域权威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组建国际一流的科学家团队。设立一支产业投资基金。重点投向成熟产品与解决方案的推广应用、国际先进治理技术的引进与转化、国内最新技术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以及其他优质大气环境污染防治项目。建设一个技术与产品展览展示交易中心。搭建全国首个线上线下协同的大气环境污染防治技术与产品展示交易中心,线上实现产品、解决方案和知识产权的实时查询交易,线平方米展示中心芒果体育手机APP下载。开展一系列大气环境保护公益活动。推动设立大气环保领域慈善基金,开展与大气污染有关医疗救助、心理干预,推广普及大气环境保护、污染防护有关科学知识,增强市民环境保护、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打造一个大气环境污染治理示范城市。在江苏老工业基地徐州市率先推广应用有关技术和产品,率先转化和应用最新科技成果,探索尝试大气环境污染防治综合解决方案,打造大气环境污染防控治理示范城市。
共同宣言在筹划期间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积极响应,诸多行动计划已先期启动和落实。会议期间,中华环保联合会与徐州市政府合作成立了全国首家大气环境领域协同创新载体——中华环保联合会大气环境协同发展中心。该中心设立在徐州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将与国际国内有关权威机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广泛合作,重点围绕构建全链条大气污染防控体系,在大气环境领域整合全球技术、资本、人才等各类优质资源,引进和助推先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支持基础研究,积极承担国家重大专项课题,研究并推动有关产业政策法规出台和落实,推动设立产业投资基金,扶持优质企业发展,支持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和推广,芒果体育推动实施示范工程项目,组织举办重大国内国际活动,营造全社会支持关注大气环境治理的浓厚氛围,推动大气环境领域的产业发展和公益建设。中华环保联合会与徐州市政府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把中心打造为国内最具影响力、全球知名的大气环境治理协同发展平台。
泉山区人民政府与美国工程院院士、明尼苏达大学大气颗粒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原国际气溶胶学会主席裴有康教授签订了外籍院士引进合作协议。双方将重点引进裴有康院士在大气污染防治领域有关技术、人才与团队等科研资源,企业、产品与解决方案等国际与国内产业资源,以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过滤器中心实验室为标准,共建“中美大气污染物治理联合实验室”,重点研究大气污染物治理产品及其相关应用,裴有康院士将任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合作内容还包括广泛邀请国际国内有关专家及学者参与研究工作,共同推动大气污染防治领域有关技术转化芒果体育手机APP下载,有关产品、解决方案的推广和应用,为通过技术产业化推动大气污染防治进程,打造国家级、国际化、世界性的大气污染防控技术平台和产业示范基地做出贡献。
20家大气环保及相关领域的企业签署了合作协议,成为科技研发、技术转化与产业示范基地和大气环境污染治理示范城市的首批落地企业和项目。杭州聚能合同能源管理有限公司与江苏华美热电有限公司就“生物质气化耦合发电示范项目”达成合作协议,该项目是……。北京铁公基股份技术公司与徐州五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合资启动“湿喷控尘机器人研发生产项目”,该项目是……。北京瞬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中科明天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城市广场清新岛项目”,该项目是……。山东飞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将落地徐州市泉山区,开展“雾霾治理移动智慧平台及气沐产业化项目”。美国绿谷投资有限公司将落地泉山区经济开发区,建设“中国绿谷科学园区项目”。
会议期间,来自美国、日本和国内的有关权威机构、知名企业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围绕大气环境保护及有关领域的技术研究、治理实践与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对话。美国工程院院士裴有康教授结合其在中美两国多年的的学术理论和实验,阐述了其有关国际雾霾防控研究与实践的最新理论和实践计划。日本光触媒产业技术协议会长、AIST科研株式会社董事垰田博史博士就其在光触媒领域的研究成果,做光触媒治理空气研究应用与产业化主题演讲。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环保部机动车排污管理中心主任鲍晓峰针对我国大气移动源污染防治工作的开展进行了探讨。煤加工与洁净化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矿业大学教授杨建国做主题为煤炭燃前绿色加工的研究报告。中华环保联合会秘书长张永红就搭建环境保护产学研合作促进平台与专家、学者和企业家进行了深入交流。中科明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劲伟结合其产业实践,做中国雾霾应急和综合长效治理防控技术体系研究的主题演讲。全球市长论坛理事会秘书长金兰女士从国际合作角度探讨了世界范围内城市在大气环境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实践。